小说群龙之首无删减版
八王小说网
八王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经典名著 姐夫荣耀 母上攻略
小说排行榜 完本小说 综合其它 短篇文学 笑话大全 侦探小说 同人小说 经典名著 竞技小说 现代文学 重生小说 官场小说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热门小说
八王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群龙之首 作者: 温瑞安 时间: 2017/9/16 
第五章酒sè财:弃
  1.金刚经

  戚少商一众刺客这头才走,大家已包围住了陈念珠。

  他们都不急于拿下陈念珠。

  ——因为后面的变化谁都看到的了:这刺客倒戈相向,杀了狙弑圣上的刺客,这一来,保驾有功,很可能从此便得到万岁爷的宠信,故尔,没有圣上一声令下,他们都不愿意第一个先招惹这名来历不明的新贵。

  尽管不出手,但大内高手仍围住了陈念珠,至少,不让他再有机会向皇上狙袭。

  这是最不“冒险”的方法。

  ——为官之道,是既不作头一人,也勿作后从者,永远要知道先行一步,料敌机先,但也不要走得太“快”、大“先”不然,万一争锋失利,作了炮灰就得不偿失了;却也不可走得太“慢”、大“落后”否则,人候着封官进爵,你只等着吃泥。

  这是当时的“为官之道”

  这些“皇上身边的红人”自然都晓得这官场中的“不易法则”

  但世上的法则不止这一个。

  做人的法则也不只一种。

  像陈念珠、戚少商之间的生死情义法则契约,这些人就不懂得。

  ——所以他们只能当“官”不能当侠者。

  一一当侠者有什么好?

  陈念珠没有想过。

  他只在做。

  他在“做”之间只想到过去的一个情景。

  那还是在戚少商逃亡的时候。

  那次减少商逃到螳螂镇,遭蔡京、王黼、傅宗书派来的人追杀,戚少商正要硬着头发战,但陈念珠却巧施小计,陈仓暗度,让追杀戚少商的人追错了方向。

  陈念珠之所能轻易办到这一些,因为他是蔡京的人,当时正派去“螳螂镇”收集“温凉玉”温凉玉,又名玉圭,听说是东汉初年遗留下来的稀世奇珍,蔡京听说了,便想要,派了陈念珠一众人去地方强索,这却分薄了追击戚少商的实力。

  当时戚少商大为诧异:陈念珠因何要暗助自己?

  ——在发生他最信任兄弟顾惜朝倒戈相向之前,他一向是信人不疑;可是,一旦因信人而致寨破人亡,亡命天涯,他对人就难免不信多疑。

  不过,他随后清楚陈念珠的“身世”就明白了来龙去脉。

  陈念珠原是广东佛山人、其父陈礼,曾得宋徽宗皇后王氏信重,委以重任,时向皇帝谏言。

  赵佶虽然多才多艺,但生昵近小人,喜人奉谀,又自命不凡,故佞臣如蔡京、朱耐、童贯、梁师成之得以亲近,却将苏轼、司马光、文彦博等清忠贤之士一百零九人列为好树碑。皇后王氏却向躬行节俭,率下为礼。见赵佶穷奢极侈,又忠佞不分,便一再相劝,赵佶不但不听,一怒之下,连皇后都少见了。

  陈礼虽然官小,但皇后对他有知遇之恩,他有鉴于国事绸螓,忠良尽去,于是也冒死谏主,这事却触怒了蔡京。

  蔡京便授意重贯,诬陷陈礼“暗通夏辽,扰军心”充军郁林,未到半途,陈礼受不住折磨,惨死当途。

  这一来,陈礼一家,也因而破落败亡,儿女都发给大户人家为奴为婢。男丁只陈念祖一人,怀着复仇之心,要回复陈家清誉,化名念珠,投蔡京门下。

  蔡京也是谨慎小心的人,投他门下的,都经筛选挑,却不知怎的,可能是受陈念珠的陈家祖传“沉香狮子”贿赂之故吧,一向精明心细的总管“山狗”孙收皮竟似没发觉陈念珠之来历,让他成了蔡氏门下之客,由于陈念珠机警乖巧,故亦逐渐受到重用。

  但重用仍是无用。

  他仍是近不了蔡京的身。

  就算近得了身也终究无用,因为蔡京一向湮慎,他身边有的是高子能人。

  他杀不了蔡京。

  报不了父仇。

  光大不了门楣,雪不了厅。

  他幼受庭训,知道荣誉比生命更重要,报不了仇,便雪不了恨,他一辈子只能当蔡京的奴才仆役!

  所以他恨深。

  甚恨。

  直到他见着了戚少商,很奇怪,竟生起了一种:“这人可达成我的心愿”的想法。

  他甚至希望为他效命。

  不惜效死。

  他故意让蔡京的部下追错了方向,亦告诉了戚少商自己的身世,戚少商虽只是一名江湖侠,一寨之主,但平素用功甚勤,对朝廷的事也知之甚详,自然也听过陈礼是位郁郁而终的好官,当时他看陈念珠心丧死,便安慰他道:

  “你放心,总有一,你不但能报大仇,还能光宗耀祖,光大门楣。”

  陈念珠听了大是振奋,紧紧握住戚少商的手说:“你能不能帮我这个忙?”

  戚少商只说:“要是我帮得上你的忙,我一定帮。”

  陈念珠当时就喃喃的道:“我一直厕身在蔡府,做牛做马,做人也没意思了。我就等为爹报仇雪的一天!要是你可以成全我,只要有用得着我处,你叫我死,我立刻就死!”

  当时,他还把一套经书拿出来,双手递给戚少商,恭敬的说。

  “这是龙树大题手抄烟血金刚般若波岁密经,我送给你,你献给方今皇上,他好奇物瑰宝如命,说不定可赦免你。”

  戚少商取经一翻,知是金刚般若经,心中一震。佛度众生,有许多方便法门,至少有大乘八宗小乘二派,但大乘佛法,才是佛法的究竟佛门。究竟大乘法,虽设法门无量,却始终是以自利利他为本。在诸方便法门中,始终以六波罗密为本;六波罗密中,又以般若波罗密为本。是以般若便是大乘佛法的中心。戚少商知陈念珠送的是稀世瑰宝,金刚经在佛门经典中,素有特殊地位。佛在大般若经中曾经说过:所有一切诸法,皆在般若经中摄尽,是以般若在诸经中是最重要的,而金刚经又是般若经中至重要的,摄取华提纲挚领,所以通读主钢经,如同读尽大般若经,甚至可以这样说:若能悟主刚经,就是同悟三藏十二部之教典。

  是以自古以宋,读诵受持金刚经者众,其因于此。

  金刚经既多人修持,并不罕见,但这手抄本来自龙树菩萨,这就是奇珍异宝了。

  戚少商不问:“这经文难得,却不知你是从何得来?”

  陈念珠说:“我是奉旨到这一带搜刮奇珍异宝,翻遍古刹佛寺,找不到‘温凉玉’却出了这一册龙树烟血金刚般若经,我看献给那狗皇帝、贼丞相不值,我把室送你,就当是他你帮我光大祖先门楣之报答,希望你能不弃收下。”

  戚少商听了,自是暗叹皇帝及那一干狐群狗,可恶已几为一块青圭(即“温凉玉”)

  就把民间闹得个翻天倒海的,陈念珠既能搜出本《烟血金刚般若经),其他奇宝异珍,毁于人手,更不知凡几了。

  他心中恚怒:更是不受,便说:“这是你我到的东西,你图着自己用吧。”

  陈念珠道:“我曾翻过、但就少了点悟性,读不懂,也摸不透,戚大侠悟力远高干我,还是收下吧。”

  戚少商仍是坚拒“是你的东西,我不能要,何况,我此际心中没有佛,只有杀,你给了我也没有用。”

  陈念珠听了也颇有同感:“我也是。我心头此际只想复仇、雪恨、还我陈家名誉,什么金刚经,就别说经文了,我连经题也解不了,还念什么经。”

  戚少商笑道:“这倒不然。你是仇火中烧,一时返掩了明目心眼。佛经来到人世间之任务,便是为开示众生悟人佛之知见。以身成佛,即是众生皆成佛之意。成佛有许多途径,许多方便法门,佛经便是纪录了这些智慧和知见。不过,光是已译成中上文字的,就有七百四十六卷之多,可见浩繁瀚博,而其中唐玄奘所译的大般若经,就有六百卷之谱,分为四处十六会,计二百六十五品。所谓四处,是分四个不同的地方和观知来讲:所谓十六会,便是分十六次讲。而这部金刚经,就是其中第九会,且是十分重要的一会。”

  陈念珠听得似懂非懂,只问,”那为什么称为金刚经尸戚少商见既然说开了,就说了下去“佛陀每开示一段经文,到未了,必有弟子间其经名。如法华经。华产经、般若经、阿含经皆如是。所谓‘金刚经’,是来自本经须菩提问佛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陀回答说:‘是经名为主刚般若波罗密,以是名字,汝当奉持。’这就是‘金刚经’得名之由来。”

  陈念珠苦笑道:“那金刚是啥?我仍是不明。”

  戚少商学识渊博,虽对佛理井无特别修持,但他博览群书,好学不倦,且能过目不忘,记心奇佳,当下便说:“依佛经说:切利天上的帝释天,有一种宝物叫金刚.拿它与阿修罗作战,战无不胜:天竺传说里的金轮王,他手上七宝中便有一宝名为金刚轮宝,展转于任侗方面,都能使其他国度对他诚心诚意的顺伏。金刚就是坚利的意思。佛便常用‘金刚’以喻法喻人,像常说的金刚三昧、金刚力士、金刚幢便是三例。”

  陈念珠以懂非懂:“那金刚…经,却又是何解?”

  戚少商滔滔不绝的道:“‘金刚,不仅有坚利的特质,引申开去,更见明净胜相,如宝石华彩,净洁无暇,纵在脏垢之处,亦不为污秽所染。在佛义理,金刚之坚,譬作‘实相般若’,因诸法实相,是随缘不变,在不休的:金刚之利,譬作’观照般若,,乃因绵密观照,是以无惑不摧,无我不破;金刚之明,譬作‘文字般若’,因为文字言说,能开慧示智,无明得明。金刚能断最坚、最利、最强、最细的妄执述疑,且能断尽无余。金刚经便有这等深明的大义。”

  陈念珠这下笑道:“如此大义,难怪我这钝物生受不了。这经还是你收下吧!”

  戚少商仍然坚辞“别说自己鲁钝。一旦开了窍,便通悟了,就算一草一木也能成佛。

  一朝放下屠刀的,不就是佛了!”

  陈念珠道:“那岂不是说,人人成佛,佛与众生岂不没有分别了?”

  戚少商道:“本来菩萨与众生,并无异,悟了,众生就是菩萨;者,菩萨便是众生。是故菩萨众生,本是一体,并无二致,你说对了。”

  陈念珠苦笑道,”我说对了?那我也有悟性了!可是我却不但放下屠刀,我要靠这屠刀报仇。如果悟了佛我就连仇都不想报了。那我宁可死了好了,还悟什么佛?”

  戚少商微笑叹道:“你确是给仇火恨烟蒙住了窍。可我也一样。你想的是恢复家声,我要的是重振声威,而今你送我‘主刚经’,不若送我主刚宝剑。金刚经能解决生死大事,破除自妄见。但我的执见就是报仇雪恨,我不要破,亦不要除,我活着就是要报仇。真正悟了佛,成了佛,就要断除一切酒财气,放弃世间名利权,那本来就是我的,我未好好享受过它,我为啥要放弃这些一切本属于人间世的事物?”

  说到这里,他微见激动“如果假借修佛的名号,却无所不为,妄念不除,亦无一戒,酒、、财、权、名、利样样都来,事事都沾,还自号为高僧仙道,这我是不干的!不有修持善行,就不是佛!我成过、败过、面今仍落魄着,我还要成大功、立太业,我没放弃,亦不死心,叫我念金刚经,断除一切?不如予我金刚剑一把。我要斩尽仇人头、敌人首级!”

  陈念珠这可听得愣住了,好半晌才说“听来,这经我懂不通、你也暂时用不上,不如——”

  戚少商当时恢复了镇静,只说:“你还是先收看好了。”

  这之后,戚少商辗转亡,又逃了不少地方,直至他因掌握了皇帝身世秘密,反过来威胁赵信,使这天子开恩特赦,让他重建“连云寨”报了大仇,在这种种情节中,戚少商仍保持跟陈念珠,以及在逃难的过程中他结识的四、五名生死之密切联络。

  ——也许,有一夭,会用得上…

  ——或许,有一大家会共同作战…H。

  果尔。

  至少,陈念珠便是用在这件事情上,这次的行动中。

  陈念珠等这一天已久。

  他依然身在蔡门中、但依然没法接近蔡京,没法子杀得了这个仇人。

  所以他也无法重振家声、光大门楣。

  他在等这一天。

  他终于等到了减少商重出江湖、入主京师武林。

  这时候,他就身出来,遂自荐。

  他把“金刚经”送给了杨无,只要杨无向戚少商转达他的一句。

  一个问题:

  “——时候到了吗?”

  他一直在等这一句。

  “到了。”

  他终于等到了。

  就在今夜。

  2.走··财·戏

  陈念珠笑了。

  他知道这一生已走到快完结的所在了。

  ——最多还有几句话,他便得下场了。下台了。

  所以他更要演好这场戏。

  甚至还加多几钱戏份,多加几成戏

  反正,这是他人生里最后的一场戏。

  他笑了。

  他个子虽不算高大,但横着刀的样子很英武。

  而且做。

  他缓缓扯下了面霓:他以真面目示人,死也死得光明正皇帝赵佶受尽惊吓,但总算死里逃生,他瞧得分明,心里明白,救他的正是之大眼睛的少年刺客,这时,他左有一爷护着,右有朱月明守着,再也无燃眉之险了,便生爱惜上心,怕侍卫误杀了救命恩人,于是呼道:

  “壮士,快放下刀,你救了朕,朕一定重重酬谢你!”

  陈念珠却持刀四顾,扬声问:“却不知童大将军在哪里?小人有军情机密,只向他禀报。”

  童贯趁着人多势众,这时便摆着个奋身护驾的英勇模样,就左手横刀右手仗剑护在赵佶身前,听陈念珠这么一间,未知虚实,一时不敢相应。

  赵佶见这年轻人既是救了自己,肯定绝无恶意,更想进一步间出是准那么胆大包天,指使这些人来行弑茵己?于是便催促童贯:

  “将军,你还不上去料理这事?他是救了朕一命的恩人。”

  童贯平时惯在皇帝面前称雄自夸,屡次自报战功,夸大战绩,每次他都浩浩的带兵进侵邻国,实则乘兵出军大事搜刮,肥了自己。他把精锐兵马留在身边,却只把名将烈士送往沙场,略有战功,便虚报己勋;一旦壮士血溅沙场,铩羽败亡,他便推倭过失,处死战将。这一来,朝廷善战之士几尽为之空、而重贯作为,却惹怒了辽兵夏人,更兴兵屡犯边境,战祸连绵,皇帝却在宫里享乐,总是以为打胜仗,常摆庆功筵宴,以贺威震天下,无不降伏。

  由于童贯人长得威猛体面,更善于勾结朋,与蔡京、梁师成等声息相通,互为声援,赵佶也信以为真,认定童贯是千年难遇的悍将功臣,却不知他祸国殃民,早已跟蔡京、王黼、朱惆等人伏下了后祸亡败国的伏线。

  这当口儿,皇帝既然开了口,童贯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前几步,趁有大批手下在身边,连同“五大将”:“狠将”、“猛将”、“少将”、“拼将”、“天将”都在左右,他便踏前两步,虎虎地喝问了一声:

  “呔!还不快放下你的刀,你保驾有功,还不供出主使,将功赎罪,听封受赏!”

  陈念珠见到这个人,便恭恭敬敬的问:“阁下英武威猛,可就是神勇无敌的童贯上将军?”

  童贯呵呵笑道:“小子还算有眼光。你有什么话,当着英明神武万岁爷前说清楚便是。”

  陈念珠当着皇帝面前这样恭维童贯,童上将军心里是乐,但却不敢忘形:看来这小于牵涉必大,自己得要小心应对,谨慎从事,不然,万一皇上还是丞相大人对自己有了个什么思疑,那就不好得很了。

  所以他公开间明,也把话大庭广众的间出来。

  陈念珠却陡地扔弃了利刃,走前两步,半跪伏地,指着靴子,说:

  “童上将军,小人的机密,都系在这儿。”

  童贯大奇,见陈念珠既救皇帝在先,又一逢着自己便弃刃拜礼,可谓礼数至足,当下不虞有他,也走前面步,俯身去看,却只见靴上并无异样,正间:

  “什么东西,快支出来,别吐吐…”

  话来说完,陈念珠已一跃而起,一脚飞踢向童贯的脸!

  这一脚踹得极快,连童贯左右部将,一因童贯庞大身躯所挡,二因碎不及防,都不及应变,倒是童贯,审慎惯了,一见脚来,倒及时一仰身,但胁仍吃了一踢,立桩不住,轰的一声,柱倒梁塌般的,跌了个仰八叉。

  这一下,众皆怒叱叫骂,一面护着趴在地上的童贯,要立即打杀陈念珠。

  陈念珠一脚踢翻重贯,却把他那把青钢剑一手夺了过来,格格笑道:

  “这一脚,是代恩公踢你的。你虚报军功,浮夸自大,萤火之光,却窃与相爷相比…”

  他呼地舞了一轮剑花,一时迫退了来抓他的人,他披发格格笑叱。

  “别忘了,我是广东佛山人,原名陈念祖,现号念珠——”

  他瞪目、持剑、朝指童贡,向皇帝赵佶怒喝道:

  “我这一脚,是代天下百姓万民踢的——!”

  话至此尽。

  他反手将剑在脖子上一抹。

  血溅。

  人亡。

  陈念珠但然就死,死而无梅。

  但他的死却引来了一场朝廷大震,权力大移转。

  如果有人刺弑赵佶,刺客遭当场格杀,但据查是蔡京着人下子的,这种消息传到赵佶耳里,是怕得出的结果仍是:

  不信。

  因为赵佶太信任蔡京了。

  何况赵佶虽然荒,但并不笨(他只是昏),他也十分明白,蔡京与他齿相依:蔡京没有了他,如失大靠山;他若没有了蔡京,只怕酒财气都不似如今为所为、恣意放任了。

  既然他死了蔡京没好处,那如有人说蔡京主使刺客行弑之说,便一定是访恨自己和蔡京关系密切的人所生安白造出来的,所以赵佶决不相信。

  假如有人行弑赵佶而遭擒,矢口便是蔡京唆使的,那结果也一定是。

  刑不上蔡京。

  主要是因为,赵佶一定会把审讯一事交给其他官员拷办,而其他官吏无不与蔡京有勾结,所以审鞠出来的结果一定是。

  翻供。

  到头来刺客(且不管还有没有命在〕一定会改了口供,说明他先前之所以诬指蔡京是谁人(自然是蔡京的对头人。蔡京也必然会抓准这时机清除异已)主使的。

  所以,要在皇帝面前告蔡京一状,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赵佶喜欢蔡京。

  也信任他。

  可是这次不一样。

  ——案情几乎不用稽查,赵佶几乎全亲眼目睹,也身历其险了。

  就是因为“身涉奇险”所以他才犹有余悸,震动难忘。

  是以对此案也不惜多花时间、追究到底。

  他是认真过问此事。

  由于皇帝着紧,办事的官员自也不敢轻忽了。

  这一追查下去,自然发现:陈念珠真的是蔡京门下的食客。

  “食客”的意思:可以是家丁、客人、仆役、办事人员,甚至是保镖、打手、刺客、杀手!

  赵佶知晓蔡京一向审慎用人,也一向疑人不用,要是陈念珠“来路不明”蔡京又怎会用他?这不像是一向小心翼翼不容有失的蔡京所为吧?

  何况,另一个曾用剑多次刺向赵桔的杀手,确是蔡京手下红儿——“七绝神剑”中的孙忆旧!

  赵佶甚至见过这个人。

  这人的确是蔡京身边的高手之一,甚至在他和蔡京寻作乐时,他也跟其他六名师兄弟在身边保过驾。

  想起这一点,赵佶就难免心惊。

  ——幸好那时未曾向自己下手,要不然…

  难怪他遇刺惊之际,仍觉此人眼:原来他曾在蔡京府见过这个人。

  尽管,据调查当晚孙忆旧的“惜旧轩”似出过事,连”剑鬼”余厌倦及“剑仙”吴奋斗都给人格杀当堂,但谁知道他们什么玄虚?“剑妖”孙忆旧要造反行弑,他的同门不肯这样做,他就先狠下心纠众先杀了同门师兄弟,也是十分可能的事。

  再说,孙忆旧当时挥剑行弑,赵佶是身历其险,几遭其害的,当时,同在现场的朱月明、一爷乃至受伤未死的侍卫,都听到孙亿旧的说话,那口气、语音(尽管语调似有点怪异)确是孙忆旧说出来的话,这点绝无置异!

  当时,大概孙忆旧也以为赵佶必死干其剑下,是以还透出,受人指使,而指使的还是极受赵佶信宠、十分有权的人!

  ——这还有谁!?

  那也确是孙忆旧说的话无疑。”剑妖”说话,喜说数字为据,那句“杀你原因五百七十八”和“我说一百句你听一百句你听一百次又有何用”便十足是孙忆旧的说话风格与方式。

  陈念珠想必是忠义之士。蔡京既收容了他,便算对他有恩,但他又不肯弑帝成不忠之徒,故及时倒戈相向,杀了孙忆旧,但又觉对不起”恩公”(那不是蔡京还有谁!),故宁可自杀当堂,也不愿受封赐!

  ——天下间有这般醉人魅力和权势、令人为他不惜死的,除了蔡京还有谁!

  陈念珠就是怕当场被逮,受不住拷掠,不想说出生谋人名字,所以才宁愿一死的!

  一念及此,赵佶不忿怒、懊悔了起来枉我这般信任蔡卿,他居然…

  他立刻下令朱月明、童贯、诸葛先生再详查陈念珠之身世。

  由于是皇帝亲自下令,这三人办事,自都不敢怠慢。

  这三人各自代表了,刑部、军队和江湖白道势力。

  他们要人有人,要面有面,要消息有消息。

  很快的,讯息就捎来了。

  ——陈念珠是当年谏官陈礼之后。

  这一查个明白,赵佶更怒忿了:

  (好哇,当年朕是听了你的谗言,才死陈礼,你却故施小惠,收容了他的后人,把害人过失椎到朕身上来,幸好这陈念珠属忠良之后,忠心不灭,不肯下手,宁可自刎,朕才死里逃生,蔡卿,你这一招真狠!)

  ——别以为你平时假传圣旨,作尽天下之恶,皆假朕之名以行之,朕只是不想管那么多事而已,故一眼开一眼闭,由之任之,你真以为朕是昏聩了不成!?

  赵佶愈想愈气。

  他这次火气是越烧越旺,但身边却无人似平常为蔡京说好因为谁都看出了风头火势,连皇上都敢行弑,这可不是好玩的。

  平常跟蔡京勾结为好。沆瀣一气的童贯,本来很可以在皇帝身边说几句话的,但这次也三噤其口了。

  盖因陈念珠那一脚。

  ——那一脚,显然是为他主人而踢的!

  (蔡京一向瞧不起自己,他的门人才会有这种想法!)

  (当年明明是你授意要我诬告陈礼,让他亢军屈死的,而今你却指使他后人当众侮我,还想我美言你!呸!〕这使得他当着皇上面前受到了莫大的折辱!

  是以童贯暗底对蔡京也恨得牙嘶嘶的,决不再维护他]至于朱月明,他跟一爷这次护驾有功,本来也可以“说得上几句话”的。

  可是他才不说。

  他知道蔡京已不大信任他,甚至已开始以任劳和任怨取代他在刑部的地位了。

  所以,在护驾一战中,他是不求有大功,只求保住皇帝。

  保住皇帝,他就可以保住他的职位和权力了。

  ——为皇帝而死,这是说啥也不划算的事!

  所以他那一战未用全力。

  何况,他在那一战中,早已看出了蹊跷来了。

  可是,他都没意思要说。

  因为目下箭矢都指向蔡京。

  ——那很好,这是自己眼下的头号政敌,其他的,他多说几句、少说几句,除掉的不过是些不相干的人,他能在刑部坐上这么重要的位置,而且还坐得那么久、那么稳,自然知道什么是该说的、该做的、不该说、不该做的、甚至是该做不说的、该说不该做的。

  所以他也三域其口,尽管已看出端倪,他只明白在心中就好了。

  还有一个一爷,他啥也不说,只提了一怀“当晚瓦子巷也有刺客伏袭,但都给相爷派人解决了,相爷还摆了个庆功宴——说起来,要不是侍卫、高干都去了庆功,因而疏于戒备,这干叛贼还真近不了圣上的身前!”

  赵佶一听,只是冷笑。

  ——好个蔡京,你戏可演够了!

  ——你想杀朕,辽来认功!

  ——朕遏事时,你在哪里?一定了之,却把能保驾的好手都拉走,而将朕置于险地。

  ——朕虽好美人,好,但幸有绝鱼美女师师奋身保住朕一阵,这才吉人天相,有惊无险;——你平常榨纳钱财,尽空国库,真以为朕不知吗?朕不办你,是因为反正天下财富花不完,人生在世,这般认真干什么?不如追声逐,风快活去!既念你为朕之喜好着想、奔波,所以才不拿你严治,而今你竟连朕都敢叛!再要饶你,也太欺朕无能了!

  ——蔡京,你这老狐狸,这场戏,好的坏的都由你唱尽,你下台了吧!

  赵佶虽然动怒生气,但要治像蔡京这等已权倾天下、羽遍布的人,还真疏失不得,故而审慎从事,沉着应对。

  是以他特别有间于诸葛先生。

  3.翻三覆雨一八手

  诸葛先生就等皇帝来问他。

  赵佶果然召见他。

  诸葛先生称病不起,只跟来使(皇上身边的五大“红袍侍卫”之一,也是“笑脸刑总”

  朱月明的儿子:“翻云覆雨闪电手”朱盐平)有气无力的问:

  “不知圣上召见老臣却为何事?”

  朱盐平知道眼前这人既德高望重,也老成持重,更老谋深算,甚至老巨猾,只有把他所知的一一禀报,不便讲的就不说。

  诸葛先生听了就翻着白眼,仿佛奄奄一息的道:“到头来,皇上是要问老臣如何安置蔡京蔡大人了?”

  朱盐平既不敢推测上意说“是”自也不敢说“不是”只好说:“恐怕是的。”

  诸葛先生有气无力的挥手道:“凭皇上和相爷的情,一点小误会算什么?罢了罢了,回头就过去了,怎容我这旁人置时。”

  他倒头就睡。

  这时,无情便为他“请客”:

  ——即是”请”客人走。

  也就是“逐客’、礼貌地。

  朱盐平没有办法、只好回宫如实禀报赵佶。

  赵佶听了就脸不高兴:“诸葛小花这老家伙,昨天不活蹦蹦的,今天却称病诈死,就想不开罪蔡京,可见官官相护,为祸之深!不行,朕硬是要召他来。”

  他这次动用了“五大红袍近身侍卫”为首的一人,江湖上人称“杀人放火金带”朱幽浮(也就是朱月明的胞兄).前往“神侯府”名为”探病”实催诸葛小花人宫上朝。

  他去到却扑了个空。

  听四大名捕的大师兄盛崖余说:“世叔今晨游山观去朱幽浮大为无趣,只好败兴而归,禀知赵佶。

  赵佶光火、“诸葛小花这老匹夫!昨还病在榻上,令却上了山看出!大石公,你带了朕旨召他即人宫来,朕看他与蔡卿勾结维护,护到几时!敢不敢抗旨不从!”

  大石公领旨到了“神侯府”诸葛小花早已穿着齐整,就等他来。

  大石公与诸葛先生情非同泛泛,一切计划,早有里应外合,一看之下,再作细察,发现“神侯府”里似只有无情镇守,便问:

  “其他三位高足何往也?这是要紧关头呀!”

  诸葛先生抚须微唱,脸掠忧:“铁手、追命、冷血,早让相爷藉故调离京师——所以我们若不在这要害夫头‘发动’,先下手为强,只怕他也早就蓄势以待,一触即发了。我们总算抢了个先手,也找对了帮手。”

  到了宫中,赵佶有问干如何处置蔡京逆反的事,诸葛先生佯作不知道,赵信心中忿怒,暗:平常你们明明是勾心斗角,原来只是装模作样,实是一,伙!朕就看你装蒜到几时!

  于是便请内监米苍穹等将事情始未向诸葛说清楚,之后即问:

  “朕要知道先生当如何处置此事?”

  请葛先生一脸惶恐,只说:“不敢说,”

  赵佶大怒“你尽管说!你怕蔡卿报仇是不?万事有朕,他凶得敢咬人不成!”

  诸葛先生在三催四请之下,百般无奈似的,才婉转曲折的娓娓道出蔡京已在民间闹得天怒人怨,同时也使朝廷忠贤之士几为之空,而且所有暴政苛令,都假借天子之名以行,颁布天下,使民皆怨千天子,他却中私囊,到处搜刮民脂,为他直长生雕像,自封为神…诸如此类恶行,早已恶贯盈。何况蔡京在小甜水巷行刺前确藉故将三大名捕遣出京师,可谓居心叵测。

  赵佶听了,更怒,斥道:“有这等事,诸卿你为何不早报予朕知?”

  其实就算有人说了,但当时哪个人的话能人赵佶之耳?何况苦谏的人,不久全遭蔡京毒手,哪还有敢说话的人?

  赵佶追问“当如何处置此贼?”

  诸葛仍沉不语。

  舒无戏忍不住一句下去。

  “当诛!”

  众皆附和,但赵佶还是要问诸葛。

  诸葛知无可避,便说:

  “削职便是。”

  赵情大感诧异:“平素蔡卿常与先生作对,相容不下,而今你却如此宽厚待他?”

  诸葛先生只垂首道:“无论怎么说,蔡相是朝中大员,树功立勋,贡献良多,若为尚在猜测之事而杀当朝丞相,恐于法无据,于理不合。”

  赵佶听了就沉不语,不久问米苍穹如何处置蔡京,米只谦卑回答“阉人岂敢语国事。只是蔡相嚣狂,宫中尽知有和爷。不知有他,都不敢有拂。”

  次,赵借召了蔡京入宫,面斥之。

  蔡京早已听到各种不利他的言传,心里有数,只跪求皇上开恩,叩求赵佶息怒,对行弑一事,力辨受人冤噬,必是异嫉他得皇上信重,故意陷害,对其他所作所为,一概不辩不诉,只求皇上念他一片忠心,从轻发落。

  蔡京一上来就但承种种不是,还自首供出一些赵佶未知的“不是之处”一味求开恩降罪,且感念皇上对他的种种恩典,颇令赵佶天威得以申张,自是龙颜大悦,火也降了一半。

  ——到头来,你这当宰相的,没朕撑,那还是不行的!长长眼睛,到底看谁最是威风咧!

  至于对蔡京矢誓澄清,决无着人行弑之事,赵佶也听得人耳。他只要知道蔡京无弑他之意、取代之心,一切都好办。他也想过:蔡京若真的杀他,可没什么好处;何况,如果蔡京真要动手,机会多的是,不必选在“醉杏楼”下手。

  赵佶也是聪明人,只是他常把聪明用在不是当一个好皇帝的地方去了。他想去想来,决定不轻易定蔡京之罪——一旦杀了蔡京,很多对他有利的、好玩的、天大享乐的事都一并消散这他可不愿意。

  他当皇帝当得还乐上了头,人了兴了。

  一一好像在发一个甜梦,这梦他可不愿醒。

  他下密旨暂时“软”蔡京。

  这事只有少数几个大臣、还有皇帝身边的心腹才知悉。

  当时大家问诸葛先生:圣上会如何“处置”蔡京,诸葛苦笑摇头。

  “我看蔡京此劫能逃。”

  大家都将信将疑,心中忐忑。

  舒无戏和大石公则私下责问诸葛。

  “我们好不容易才候得如此良机、铲除蔡京此等恶贼,怎么先生却独排众议,要圣上手下容情、留那恶贼有翻身之机?”

  诸葛先生叹道:“若在场各大人都一致力保蔡京性命,圣上眼见蔡京势力坐大,反而会动剪除之念。但大家都说此人要杀,圣上一旦气平,就越发保住此人。人皆曰可杀,他保其命,后蔡京就更加为他效死忠心了。”

  大石公听了,就问:“先生认为圣上最后如何判决蔡京呢?”

  诸葛沉半响,就说:“大家都说杀他,只怕圣上必不诛之;当时我说只降职就好,圣上不见得就如此从轻发落,让蔡京后感激我的提议,——依我看,圣上的裁夺处置,必在这两者之间。”

  大家都嗒然苦失。果尔,赵佶一再延搁,姑念旧情,久久未处分蔡京,一股心火,早已消了六八分,加上术士林灵素、方士王仔昔、东南王朱媚、御史中丞王黼等人,因为各有利害关系,有意结纳蔡京,都纷纷出面,为蔡京圆说好活。

  赵佶本就察自蔡京遭闲置后,许多穷侈极奢的乐趣顿为之减,若真为此误杀了此贤臣,只怕后后悔不及。加上蔡京一去,政务频烦,谏言不绝,闻之心,他份外感觉到蔡京在位时替他“挡驾”奏谏的各种好处。

  于是,他再召诸葛先生,率先表达了他的态度:

  “朕本有意除去恶,奈何民间朝中,对蔡卿多有称颂,且他为国尽力,功勋至大、不可抹煞。如卿所言,若杀蔡京,恐天下不服。左谏议大夫王将明一再为蔡卿求情,说他遭人噬陷猜忌,却仍一片丹心,忠心不易,并对过去作为,有违悻处,深感悔意,朕亦怜其忠肝义胆,才识过人,且有多位大臣苦苦劝谏,以卿之意,朕当若何?”

  诸葛先生一听,便知道“大势已去”皇帝明是间他,其实早有定见,便道。

  “以臣愚见:弑君一案,谅蔡京不致逆拂敢为。惟此案震动天下,蔡相亦民怨深种,着即时起用,恐有逆贼效仿,以为天于仁厚龙颜可犯!”

  赵佶喜溢于,拊掌道:“卿之意是可保蔡京之命。只不过应暂时贬其职,容后重用?”

  诸葛一见如此龙颜大悦,知事已不可再争,不如使罢黜蔡京一事先行,以图在蔡京权势滑落之际再举荐英明贤臣,一改朝政颓风,于是故意愁眉不展,沉不语。

  赵佶觉得当朝所谓“忠贤之士”每有谏言,都烦冗不堪,颇不中听,只诸葛小花每有奇见,还算有趣,而今听诸葛之意,也赞同不杀蔡京,只暂罢相位,颇觉称心,便间:

  “卿还有何高见?”

  诸葛先生叹道:“臣不敢说。”

  赵佶心中暗骂:这老儿又故什么玄虚!于是道:“你尽说无妨。”

  诸葛先生道:“臣担心的是皇上的安危。”

  赵佶一听,倒留心留意“此话怎讲?先生有话宣言,不必顾忌。”

  诸葛先生正道“这不仅关乎军兵戍卫调度问题,且叉涉及江湖帮会力量的平衡,老臣心里优虑,却怕多说遭人误解,以为老臣经已老朽,却仍私结武林势力,构以勾通盗匪之罪名,这…老臣可担待不起呐。”

  赵佶笑道:“你有活快说。朕一早知道你在武林中很有声望。朕是皇帝,朕说不怪责你,谁敢抬你的罪!”

  诸葛小花精神、振,便道:“前时,京中能安守太平,绝少有行弑等事,而今却不时有冒死犯难之人,圣上可知为了何事?”

  赵佶冷笑,拂佛然道,”有几个吃古不化的谏官说是什么朝政失当、黜涉不公、言路、丧师费财、游纵无检、君臣竟奢…嘿,哪有这么多罪名?岂不是指朕用人不当、毁法自恣来着!现在天下太平,国威盛,哪有什么民怨于道?朕把他们一一斥逐,不杀其身,已是宽宏大量的了。——却不知先生之见,是否与彼等近同?”

  诸葛听了,知赵佶只捡爱听的听,已把态度摆明了,当下微笑禀道:“就算略有民愤,今贬蔡京,已平大怨。倒是当年京师三大武林帮会势力:‘夭盟’六分半堂,与‘金风细雨楼”同存互抗之时,京畿一路,极少有叛逆犯上,江湖好汉,亦多相安无事,比近可安定平靖得多了。”

  赵佶也给引出了兴味来,”现在这三大势力如何了?何致近逆反丛生?”

  诸葛先生道:“‘夭盟,势力已然薄弱。蔡京原就手握军权,翻云覆雨,近还唆使‘金风细雨楼,野心之二当家白愁飞,推翻了处事以大局为重的大当家苏梦枕,控制了‘金风细雨楼’的武林势力,且又收卖招揽了‘六分半堂’的那一股人马…”

  赵佶哦然道:“我倒略为听闻过苏梦杭这名字…一·他跟苏轼可有无关系?听说他势力很大。这样说来,京里江湖势力,岂非尽为蔡京纵控?不如尽皆铲除,一劳永逸如何?”

  诸葛一听忙道:“苏梦枕实已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武林势力,源自江湖,江湖人物,来自民间市井,这层层绵密关系,是除之不尽,之不绝,拔之不去的。若严令革尽,可能迫使这些武功高强的敢死之士,造反结怨,虽皇上英明神武,大局可持,但如此诚然不美,可兔则兔,不如——”

  这番活赵佶倒很听得进去,便急着间:“先生高见如何?是否可招安为朕之用?”

  诸葛先生就等他这句话“可以结纳纵控,相互牵制,把持大局,收为己用,使这些势力,不致坐大造反;若招安编人军中,反军心,只怕不宜。”

  赵佶听了,大感兴奋,他自也极清除武林中人对他生命权位的威胁,便道:“却是如何招纳安抚?”

  诸葛小花这才娓娓道来“原本,‘金风细雨楼’中也有人不甘受蔡京一人控制的好汉,与一众江湖好汉,取代了受蔡京摆布的白愁飞的势力。他的名字叫…”

  赵佶忿道:“管他叫什么!那就叫他好好干下去啊,只要让什么武林江湖、帮会绿林的势力都听朕的,他要什么有什么!朕就…破例封他个官儿当当吧!”

  4。江山如此多变!

  诸葛听了只好苦笑道:“这些江湖好汉、武林高手,他们以侠心为本,义气为先。对升官发财。恐不摆在眼里。眼下这人,却已让蔡相离京师,所以才致京里群龙无首,祸频生赵信喜道:“这倒好办,叫他回来呀!”

  诸葛先生步步为营道:“可是,他确是犯了事…他曾劫过法场啊。”

  赵佶哼了一声:“劫法场又如何!朕说召他回来就回来,只要他能保护朕,谁能叫他走!蔡京为的不过是壮大巩固他的势力罢了,怎么你也如此腐迂!”

  诸葛苦笑道:“圣上英明,老臣愚昧。惟相爷曾以皇上旨意下诏逐这人和他那一伙同伴永不得人京,除非圣上再降旨免其罪,否则只怕无人敢讳旨意。”

  赵佶道:“这个容易,下旨就下旨。下旨,下旨!免罪,兔罪!”

  诸葛小花忙打铁趁热,道“他的名字叫王小石…另外一位江湖好汉,正主持‘金风细雨楼,大局,是个人才,名叫戚少商。”

  赵佶听着便不耐烦,拂袖道“那你替朕拟旨,朕发下去,那个叫什么王小…二的,还有商少戚的,全赦免罪,给朕好好的保驾,自有他荣华富贵,享用不尽的!”

  诸葛心中暗叹一声,恭首道:“是…”

  赵佶忽双眉一皱,扪须沉道:“这…这什么商少戚的,名字听来倒是的…”

  其实他以前受傅宗书之播,曾下旨围剿救灭戚少商的“连云寨”一伙人马,后因戚少商掌握了这糊涂天子的身世机密要件,由诸葛先生说项,作为“换”这个“道君皇帝“才终止追杀令,让戚少商得到平反,并让戚少商得以对追杀陷害自己的人报复诛灭——这等死伤甚钜、牵连极众、历时甚久的拼搏逃亡、生离死别,对皇帝而言,只不过是一个点头、一次摇头的事,所以他犹有印象,但记不清楚,已算是记忆奇佳,对此事(因涉及他大位身世这谜的原故)算是略有图心的了,要换着别的人(甚至忠臣良将)其他的事(乃至出兵开战、镇屠杀),他才没记在心里,还远比不上一首歌、一首诗、一个美丽女子的舞姿,更令他梦魂牵索呢!

  诸葛轻咳了一声,凑前半步,垂首低声道“是戚少商…江湖上给了他一个外号:

  ‘九现神…鹤’。”

  他原本要照直说出戚少商人称“九现神龙”但忽想起“龙”字可能引起天子之讳,故把最后一字即时改为“鹤”字。赵佶听了就不以为意,只吩咐道:

  “你就叫那钻民什么鹤的戚少商照旧主持那‘大风暴雨楼’…还有那王小二也让他回来好了,只要朕平平安安,朕就不杀这些氓。”

  诸葛先生心里暗自浩叹,但总算已有了皇帝的旨意,达成了一事,忽又紧皱双眉,轻叹了半声,随即收住。

  赵佶果然发现他言又止,奇道:“先生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尽说无妨。”

  他今天召见诸葛先生,谈了下来、只觉甚为合契,便不介意多说几怀反正,找玩乐儿,这诸葛老几远比不上蔡卿,但若论朝政国事,这老家伙也自有一套见地,可以一听。赵佶是这么个想法。

  诸葛却就等皇帝这一间。

  “还有一事…”诸葛言又止“本来可以不理,却对圣上却隐伏祸患:但若老臣提了,又怕后蔡相、童将军会嫌老臣多事,怪责下来,曲解了老臣对皇上一片苦心忠诚…”

  赵佶道:“诸葛你忒也多虑!对朕有好处的,怎容京、贯等竖子置咏!你说出来便罢,朕来处理。”

  诸葛先生道:“谏言大夫陈礼之子陈念珠舍身护驾,拨反正一事、似乎善后不佳。”

  赵佶一怔,道:“这事有下文么?”

  “有。”诸葛即答“陈念珠得瞻圣上龙颜神采,即时弃暗投明,为圣上奋战除好,建功非凡。只不过,他跟童将军因其父发配充军事有隙,让童将军受了些难堪,而他又不出卖他的恩主,以致自刎当堂,大众都不得罪童将军,故都没为这位奋身护驾的陈壮士好好发丧,其尸首仍曝寒于刑部。他曾奋力护圣保驾,死后却落得是如此下场,恐怕天下真心效忠于圣上之好汉,各暗自惶惊之己,恐生异心。”

  赵佶一听,然大怒:“那壮士救朕有功,虽然顽冥不灵,为掩其主罪行而自刎,但对朕仍有救命之德,岂可不将之风光大葬!”

  诸葛小花立刻脸迟疑之,”可是…童将军那儿…恐怕面上…”

  赵佶嘿声道:“他脸上长了花是不?壮士尸体,全国悼丧,并追封赐谥英烈神勇大右将军名号,这是朕的意旨!”

  诸葛先生心中暗喜,但仍有点半不吐:“不过…他曾为相爷门客,还曾出卖过主子,老臣怕这样一封,蔡相他赵佶这回再也忍不住了,大骂道:“诸葛小花,你这老懵懂!你这叫助纣为,为好羽翼,处处维护蔡京,在他平在朕前常说你不是,你对他还如此死尽忠心——要不是念你老实、持重,朕也一同把你革除算了!”

  诸葛先生心中暗笑,忙责己求恕,恭称圣明,赵佶这才消了些气,听诸葛婉转说明:平惯听相爷指使,而蔡相又多得圣上支持,故而对蔡相之意向不敢有拂云云。

  赵估听了,只骂诸葛腐迂,但心中不无警惕:看来平常太信宠蔡京了,以致天下只知有蔡相,不知有天子,——这还像话么!

  偏在此时诸葛先生说到“…其实许多事儿,原是上决策英明,但执行官吏违,以权谋私,才致天下怨怒,不辨明暗。像陈念珠生如此壮烈,对圣上这般忠心,但其父陈礼却因蔡相、童将军倾轧权斗致身败名裂,命殒于途,本与圣上纳谏无关,但天下人皆以为圣上下雅纳善言,委实是…唉…老臣为此,也抱屈不已!”

  赵佶怒道:“朕一向广采雅言,虚心纳谏,那有这等冤枉事!你把陈礼父子门追封加溢,莫让天下有一人对朕之宽怀大度,稍有误解!”

  诸葛先生恭声道:“是!”赵佶有点余怒未消,忽想起一事:“依先生之见,童贯此人才干如何?”

  诸葛忽闻此问,不由一怔,正琢磨间,赵佶已说:“那一次,陈烈士了他一脚,骂了他几句话,倒把朕骂得一省:他结怨民间,向来俱闻笞骂不止,但朕每派他出征,均获报军功,攻城掠阵,少有折损,故而对他封赠良多。不过,他若是骁勇善战,那次在醉杏楼怎么让陈烈士一脚就踢了个筋斗,如此不济?卿家的看法如何?”

  “诸葛一听,大喜过望。当时蔡京、童贯、王黼等为保权位,为私囊,骄泰奢侈,贪无度,还藉故征兵,寇边侵邻,以致寇变生,民死于野,生灵涂炭,战祸连天。重贯虚报战功,藉此一路耀武扬威,搜刮剥削,百姓如遭敲骨髓,民怨鼎沸,朝野汹汹,黩武穷兵,国库渐空,且引致邻国异族对宋起觊觎之心。诸葛屡次犯难进谏,俱遭斥驳,而今不意赵却因陈念珠那临死前踢出的一脚,方得领悟,内心忡喜不已,当下便趁机力陈童贯领兵寇边,虚报求功,祸结战端的种种灾害,赵佶这次听得很入耳,诸葛先生生怕赵佶为人反覆,只怕不致尽信,一旦生疑,反而对自己所说一切均疑,那就害了大事了,于是禀求。

  “圣上若求明证,可派廉正重臣去战地查明真相,当下定夺赏罚。”

  赵佶便问:“卿以为派何人前往是好?”

  诸葛先生便立即举荐了几名耿正廉明之大臣的名字,赵佶听了,就说“好,既然如此,收复燕云一事,本已委派童将军调兵出征,而今看来可疑,不天怒人怨,今就把攻辽一事,暂且下再说吧!”

  诸葛一听,真个心头一热,忍不住老泪纵棱。他一心爱国,只见国事绸蟋,明臣尽去,忠良死绝,好佞当道,六贼祸国,殆亡无,他心里急,心中痛,早已想挂冠避隐,但值此国家元气丧尽之际,他想为国为民多留一,多救一人,多为一事,所以才不忍相弃遽离,只求鞠躬尽瘁。他与戚少商、杨无策划小甜水巷假意弑君一事,原只想为平反陈礼忠谏贤臣之名,另设计让群龙之首的王小石得以重返京师,井与大将之材的戚少商会合,一时联同节制蔡京。如若能使蔡京在皇帝面前失宠,已属意外之得,而今眼看赵佶有意废蔡相位,更是窃喜。不料,赵佶还因此重估童贯为人,暂止干戈,那是普天同庆之大功大德,不由教诸葛先生感念不已,只觉这皇帝本还是良善的,不在自己数十年来的苦心熬,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向赵佶叩首谢恩:

  “皇上圣明!这是个造福万民、利结天下的决走啊!我皇万岁万万岁!”在场的臣子监侍,也随德高望重的诸葛先生跪地叩首,三呼万岁不已。赵佶听了,抠须微笑,在颂祷声中,也真有点陶陶然,真以为自己是太祖皇帝、大宗神宗一般英明神武了…”

  不过他陶醉归陶醉,却还是有点不懂:历代皇帝,不是都以开边灭敌为不世之功的吗?

  怎么而今他只说暂延开战,反而会受到称颂圣明呢?

  所以,他在陶陶然间得到了一个结论:

  ——人主当以四海为家,太平为娱。岁月几何?岂能徒自苦劳?管他民不聊生,朕快活就好!泪眼婆娑的诸葛小花叩别皇帝,回到神侯府,戚少商已暗中人会。候他已久,正与无情谈得十分投契,见诸葛先生人,便起身拜揖:“江山如此多变,定让先生辛苦了。”

  他早年曾受过诸葛先生的恩情,要不然,恐怕还在惶然逃亡,那可以堂而皇之人京主事?所以对诸葛先生,言听计从,乃出自由衷的尊敬。

  诸葛先生知无情、戚少商都亟知道朝廷变化如何,便将赵佶今召见他对答之一一一道出,二人听得十分欣喜、雀跃,额手称庆,诸葛只说:

  “国事这般凋零,老朽只求尽力而为,成败无意了。”

  戚少商高兴一阵,忽耐容道:“蔡京遭此重击,必思怨报,今四位高足已离其三,幸盛兄智计过人,暗器无双,还望世叔教小心是幸!”

  诸葛先生也正道:“蔡京权位既失,又见风雨楼壮大,必伙结唆使同力挫贵楼,对付贤侄。戚代楼主而今已是京师武林的群龙之首,理当多加保重为要!”

  5.有情不必成眷属

  戚少商听了却道:“京师人材济济,群龙之首,我还当不诸葛先生不同意“贤侄不必过谦。而今王小石未返,苏梦枕殁,白愁飞死,雷损早已丧命,关六失踪久矣,雷纯虽工心计,但属一介女,恐武功不高,狄飞惊是不世之材,但身罹残疾,米苍穹功力深厚,却有顾忌,方应看总还有其义父方歇牵制,雷动天负创尚未复元,朱月明其志在朝,不在野,天下第六只是蔡京手上的鹰犬,惊祷书主一味听命于雷家小姐,多指头陀只是个巧施暗算的小人,神油爷爷听说已在追击王小石途中跟王总楼主发生剧战,生死未知,而元十三限身亡,天衣居士已逝,环顾京师武林,群龙不能元首,此则非阁下莫属,这是势也,命也;时也,运也。”

  戚少商听得仔细,边微微勾勒出一丝淡谈、冷冷、酷酷的峻笑,只说:

  “王小石也快回来了吧!”

  “如果即刻通知道上的汉子,王小石必然会很快的收到消息,”诸葛先生的语调忽也回到平静,用一双年华老神光不老的眼去审察戚少商。

  “——问题只在戚代楼主会不会叫人去通知王总楼主?是不是要通知他?什么时候通知他?有没有必要通知他尸戚少商完全听出了诸葛先生的话锋意蕴,故尔反饥“先生以为我不会通知王小石此事么?”

  诸葛先生道:“我不知道。你会吗?”

  戚少商依然反佶:“以先生之见呢?”

  诸葛微微一笑,心忖,杨无曾说戚少商今非昔比,果然。“阁下若请王小石重返京师,自然如虎添翼。若你和王小石联手,风雨楼、象鼻塔一定迅速壮大,一时无两,天下莫敌。只不过戚少商一笑接道“…只不过,到底准是虎?谁是翼?先生很有点担心吧?”

  诸葛立即间道,”若二位不为盟反为敌,那就鹬蚌相争、两虎相斗,前景堪虞。”

  戚少商道“这风雨楼本来就是王小石的。他遇上了事,我暂代他的位子,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我凭什么与他争?”

  诸葛先生正视戚少商道:“可是你眼下已做了这件巧计迫贬蔡京相位之大事,又在无形间促成天子缓延出征兵祸之灾劫,声望大隆,风雨楼、象鼻塔、发梦二的弟兄们,对你无不服膺。”

  戚少商道“先生觉得我这方寸之功可比王小石之宽厚大度么?”

  诸葛小花道:“王小石仁厚,你犀利。”

  戚少商追问:“何谓仁厚?何谓犀利?”

  诸葛先生道:“王小石是个爱朋友、朋友爱他、人人都喜欢他的好朋友。你则是个可怕的敌人,敌人怕你,连我对你也有点敬畏的好敌手!”

  戚少闪听得心头一震,情知眼前的老人家迸退自如,已达自在无羁之境,当下欠身道:

  “先生言重了。我和先生是友非敌。”

  诸葛感唱道:“世上敌友本不清,有时昔友今敌,时而敌即是友。”

  戚少商反而直截了当道:“适才先生所言,有没有必要通知王小石,是以为我恋栈目前的位于了?”

  诸葛道:“你若与他联手,可能更权高望重,只不能唯我独尊。一山不能藏二虎,何况是英雄!”

  戚少商再问:“什么时候通知他——这很有分别吗?”

  诸葛哈哈笑道:“当然有分别:你三年后再告诉他,那时,他既不知在哪里,风雨楼也早全是你的了。”

  戚少商三问:“所以这样子的大事,我岂能不立时通知王楼主?——可是,就算他已受到通知,却会回来吗?”

  这次诸葛还没答话,无情已截道:“他会回来的。”

  戚少商即问:“为什么?”

  无情道:“因为王小石不但在”猛虎闸,那儿与叶神油作了决战,还在’认真栈,失掉了温柔——温柔正给挟持回京的途戚少商为之动容:“是谁挟持温柔的?”

  无情冷笑不语。

  戚少商改而间道“这消息来源,可准确不?”

  无情道“追命前时给蔡京以刑部名义急遣东南‘摧命直’去办案,他的消息自是可作准。”

  戚少闪沉不语。

  诸葛却有意无意的哦道:“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戚少商忽问“刚才先生也有问及:派什么人通知王小石——莫非这也很有关系?”

  诸葛笑而下答。

  无情代答。

  “假如你派愣头愣脑的朱大块儿去,他明年还保准我不上主小石,那不如下派人去。假使你叫多指头陀去通知王小石,那就不是通知他,而是找人去追杀他。”

  他冷晒又道:“这些,恐怕你比我明白。”

  戚少商反而笑了:“刚才我们谈得甚凡而寺你却非常敌意。”

  无情淡淡地道:“刚才我们商议的是如何对付蔡京,而今谈的却是我的朋友王小石。”

  戚少商道:“可我也是你的朋友啊。”

  无情斩钉截铁、举手无回似的道:“但我是帮王小石的。”

  戚少商脸色微变,无情这才附加了一句“正如陈念祖是站在你那一边的一样。”

  诸葛先生这时(顺势)忿开了话题:“陈念珠当真是个好汉子。别看他那么个单薄的人,武功不高,武林地位也不如何,也没经历什么战役,但在那生死关头,一个人面对这么强大那么多的敌人、他居然能有那么番顶天立地、惊夭动地的作为,当真可感可佩。”

  戚少商也感慨的道:“他是受屈久矣,拼死无挂碍凝,一生人就是灿亮那么一次,已地无枉此生。——就没想到他面临生死关头,表现能那么出色、潇洒,不但完成嫁祸任命,还出奇招摆了童贯一道,踢了他一脚,踢得他在官场上大摔跟斗,还称颂蔡京一句便害他一世,真了不起。”

  他望月长叹道。

  “一一这关节上,我不如他。”

  诸葛先生庄容道“你和他不一样。你是能咤叱风云的人,是以能忍辱待起;他是宁可光彩死的人,所以能拼死酬志。”

  戚少商道“我长期逃亡过,忍辱偷生过——故份外深知舍身求死完成大任的可敬可贵!”

  诸葛也深表同感:“陈念珠从容就义,为朝廷除佞去恶,雍容大度,许多声言矢志尽忠报国之士,都远所不及。”

  无情道:“他是死得其所,死得其时——也同时完成了你的霸业。”

  戚少商道:“他的死也换来朝廷为君清侧的局面,盛兄又何必句句针对我?”

  无情道:“我只怕你上山容易下山难,山上遭凉山下寒。”

  戚少商道:“大捕头这可免优,我戚某可不只下过山,还坠过崖哩!”

  无情的名字便叫盛崖余,戚少商这句话已不只是守,还隐有反击之锋。

  诸葛先生听二人对话略见火气,便忿开了话题:“却不知戚大侠的红粉知音:息大娘,而今如何了?跟戚代楼主近还有联系么?当易水逃亡,息大娘与戚寨主生死同心,不离不弃,永传佳话,令人敬羡。”

  无情道“戚寨主身边不只有义士为他效死,也有红粉知音为他效命。”

  诸葛忙道:“这是戚代楼主的过人之处,感召了一众轻生重义的人。”

  无情冷冷地道:“可惜人命只有一条,给了他们的老大就留不了给自己,而所有的老大也只有一条命,只留给自己,分不了他人。”

  诸葛小花心知自己之爱徒、首席弟子子执拗冷傲,一旦发作起来,只怕谁也制不了、谁也不怕:无情因身罹残疾,孤僻成,独来独往惯了,他忍耐寂寞已转化成了享受孤寂,要不然,以他身为“天下四大名捕”的群龙之首,登高一呼,谁不听他号召,但他就是爱为民除害,为百姓申冤的事,偶尔跟贪官污吏权宦佞臣扭扭六王,掌印夺权翻云覆雨的活儿,他一概都不沾,对那些高高在上统领群雄盯领袖人物,他见惯了,也看不顺眼成了习惯,不管是谁,凡遇着不平的或自命不凡的,他总是会去冷讽热嘲几句、顶撞一番。

  ——在无情眼中,人都只有一条命,不管为了什么,谁也不该为谁而死,谁也没道理要谁去死,他当捕头,便是严格执行:“杀人偿命,主持正义”的规律。

  所以他敢于顶撞戚少商。

  诸葛只好说:“人人都只有一条命,不过,有时候,为了保住许多人的性命,以及保护自己珍爱的人之生命,不得不牺牲一己之命,那也是伟大可贵的情,而且更是以一命续百命、干命、乃至万命,这才是众命之所聚,不世之人杰。人人若都只珍爱己命,不借他命,那么,覆巢之下,岂存完卵?一味贪生,到头来只是偷生:一气敢死、反而却可以不死。这也是做人处世的重大情节。”

  他顿了顿,道:“陈念珠便是一例。他的牺牲,理应千秋同颂。息大娘为助你困而陷死蹈亡、义无返顾,也是令江湖后生,仰为典范。”

  无情也有参加斯役,曾大力支持过戚少商一伙抗敌,当下点头称是,道:“息大娘下落如何?我们都很想念他。”

  戚少商道:“她?很好。上回劫法场一战,她也有暗中诸葛忽截止道:“你别告诉我。我没听到,也不便听。我毕竟有监守京畿安靖的虚衔,崖余也是位捕差,你总不好向我明说这种事。”

  戚少商马上住口一笑“我倒失言了。”

  话题一转,道:“大娘已嫁给赫连水了,她生活得很好,我很为她高兴。”

  他说的时候,是笑着的。

  不知怎的,笑着笑着,他竟觉得自己笑容有些涩。

  这就糟了。

  ——一旦觉得自己笑得不如何自然之际,就真的有些不自然起来:尤其是在这一老一少凌厉、睿智的目光下,更有“无处遁形”之感。

  诸葛先生道:“赫连水是个有志气有品德的好青年,他父亲也是个持重正义的好将军。”

  戚少商道:“是的。所以她嫁人赫连将军府,总比跟我他黯然地加了一句:“而且还好多了。”

  无情忽道:“她嫁给了赫连小妖,难道你不心疼?”

  戚少商道:“她是应该嫁给他的。我是个不安定的人,她跟我只会害了她。”

  无情的话如针似锋,”可是你爱她。如果你真的喜欢她,你是绝对愿意为她而安定下来的,可不是吗?只不过。她虽帮了你,却嫁了给别人。”

  戚少商道:“我跟她只有缘无份,但始终都是好友知,这点要比男女之情更不可变易,更难能可贵。”

  无情冷峻地道:“不对。世上最美丽的情感,仍以爱情为最,友情义烈,但不比男女之情醉人。她本来就是你情人,而非兄妹。如今你的退让,只因情非得已,也身不由己,没道理会不伤情的!”

  戚少商哈哈笑了起来,握着拳头道:“盛大捕头,我伤情又怎样?不伤情又如何?难道就此仰天大笑,还是掩面痛位么?你要知道这个作甚?还是太百无聊赖,关心起戚某的感情生活来了?”

  无情神色不变,淡淡地道:“我平生最不喜欢就是虚伪的事。明明是爱一个人,却装成是恨的样子:明明是关心他,却假装不在意的模样。明明已是妒嫉了、怨恨了,却装作一副大方开怀的佯儿,这又何苦!世上多少隔阂误会,皆由此起,诚可悲也。尽管赫连水是个好男儿,但没道理你戚少商就比不过他,只不过,息大娘嫁了给他而不是你,明明是恩爱夫,强转为兄妹知,你没道理不心疼,却说成置身事外、乐见其成的话,未免过于矫情压抑,不痛不快!”

  戚少商一听、上火了“我就是不痛不快,那关你啥事!要痛快,就来打上一场!”

  无情一点也不动气,只冷冷地道:“这就对了。有怒气,不如发出来,对你而言,是好事;对大家来说,也好些。不然,你身为‘金风细雨楼’、‘象鼻塔’‘发梦二’三大帮会联盟的代总楼主,如此长期压制自己内心汹涌澎湃的情感,一旦爆发开来,不管对外斗争,或对内倾轧,定必伤之惨重,影响必矩,——戚寨主,你目下是京华里的群龙之首,若心里头有大多郁闷嗟若宣不出,那对我们这些于刑捕的、也不是件好事佰!”

  戚少商迄此才清楚无情要说的题旨,也搞清楚了他的意思:

  没有恶意。

  却有顾虑。

  ——戚少商也承认无情说的是实情。

  这危机他也感觉出来了。

  而且快压抑不下去了。

  诸葛笑呵呵的打了圆场:“而今呈上已特准你领袖京畿武林,也特赦王小石回京,你大可松一松、驰一驰了。你三十有几了吧?也早该讨头媳妇儿、娶门亲事,早些安定下来了呀!”

  戚少商苦笑道:“曾经沧在难为水,红泪走了,少商也只好随缘随遇了。说句笑话:我爱女人,却不是没女人不能活。反正,比我好的,看不上我:比不上我的,我又瞧不上人,一切看缘份吧!”

  无情道:“一切随缘,到底无缘。幸运和幸福都是小气东西,来敲你两三次门,不见反应,说不定就负气走了,永不再来了。戚楼主,心里的结,总要解了才舒服,天下人均以为息大娘在你危厄中舍身相护,救了你,让你重振声威,却不知你亦曾为她舍死忘生、为她所累的往昔,我怕这种种情事,都在你心里积了大多的郁结、到头来从心里不好受,变作让苍生不好抵受,那就造孽了。”

  戚少商黯然一笑,道:“那倒下会。人只知大娘为我种种好,却不知我曾为大娘种种好,故多有流言——但传与我何干?我向不怕谣传!只要红泪仍是我知,仍与我好,爱屋及乌,谁也不可在我前伤她分毫。亦不仵伤及赫连家分毫!只不过,除却巫山不是云,息大娘大优秀了,在我心里,没有谁能比得土她…”

  诸葛这回说话了:“你心里那么想,事情才会那未发生。天涯何处无芳草,戚楼主又何必自困自苦]”

  戚少商道:“我也不是圣人君子,这些年来,自有岁月,一晌贪,只不过,总是没有那一种不借生死的情意,缺少了一时能狂便算狂的热爱。大娘与我缘已尽,我恐怕这生情缘亦与此同灭…”

  诸葛小花打断道:“这当真是胡言语了。其实你和息大娘,如此断了,反而是好。有情不必成眷属,当真成了眷属、夫,有哪个是能共偕白首、恩爱到老的?古来才干佳人、金童玉女的传奇故事,都没追述他们婚后如何?有子女后如何?到老怎样?有没外遇?因为日常琐务、人情小事而唠叨、争执,加上岁月伤人也伤情,决没一生恩爱到自头的事,所以不听还好,知道反而梦碎。你和息大娘情深了断,反而一生想念,那是好事,也是妙事。”

  诸葛这等说法,倒令戚少商呆了一呆,一时说不出话来。

  诸葛笑着拍拍他的肩膊,笑道,”不成眷属又如何?能够相恋便无憾!”

  他又巧妙的转换了话题,向无情道“但愿圣上英明,止干息戈,勿侵邻国,勿起战端,罢黜童贯蔡京六贼,那就是造福天下苍生万民之美事了!”

  戚少商道“那陈念珠也死得轰烈,死得其所,也死得不在无情道:“至少,王小石可以回来,也应该回来了。”

  他们都有这同样的期盼。

  可惜,赵佶派人去勘察童贯、蔡京等人之作为,但派的多是身边宦官;未听诸葛举荐,所得来的消息,都是二人如何忠心、如何英勇的事迹,因为他所信任旦派出侦察的人,全力蔡京、童贯、王黼等人所收买,自是为他们的“主子”嚼尽不烂之舌说尽好话了。

  好话听得多,大事就要坏了。  wWW.bAWAngXs.coM 
上一章  群龙之首   下一章 ( → )
八王小说网提供大量免费的全本小说,穿越小说,网游小说,军事小说,玄幻小说,我们提供的全本小说是小说排行榜作品值得阅读,八王小说网中国最大的免费小说阅读网站
Copyright 群龙之首 八王小说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